房訊網訊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更給中國的經濟和企業帶來了許多不確定性和挑戰,但同時也蘊含著新的商業機遇。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產業地產及上下游企業同樣損失嚴重,經營受阻業績停滯。
疫情之下,對產業地產行業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和沖擊?產業地產企業從業者應該怎樣應對和反思?對產業地產市場有何預測和展望?
日前,房訊網、全聯房地產商會寫字樓分會聯合發起新園區50人專題采訪行動,邀請50位行業專家、經濟學者、研究機構、商會領導和代理機構展開專題采訪,圍繞疫情應對、營銷創新、預測展望等為產業地產行業平穩發展提供真知灼見。
3月4日,針對疫情對產業地產,包括產業園、城市片區開發運營的行業影響、政策建議、企業機遇等問題,房訊網采訪了聯科智慧城投資集團副總裁袁建功。
聯科智慧城投資集團副總裁 袁建功
房訊網:疫情過程中,對產業園區行業、企業影響和沖擊?
袁建功:2020年一場疫情席卷全國,從武漢宣布疫情進入緊急狀態到全國各地出臺各種防控措施,幾乎整個中國只有一個主題,就是如何共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確保國民的身體健康。企業停產,國民禁足;疫情對產業園區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和沖擊,從以下幾個層面來看至關重要:
其一,招商運營端,多數產業園區企業面臨著停工/復工、入園企業面臨疫情防疫以及疫情期間的正常運營挑戰;
其二,租金收益端,多數中小微企業是大部分園區的主力,疫情期間中小微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較弱,中小微企業面臨的問題,現在不僅僅是在家辦公的問題,而是沒有業務和訂單,基本都是成本,這種大環境下大部分企業現金流有很大影響,沒有利潤來源,產業園區的租金收益會直接受到影響;
其三,行業洗牌端,疫情之后全國會迎來新一輪的基建投資,但是基建的對象一定會轉向數字化基礎建設的方向,傳統的產業園區面臨新一輪的競爭經營壓力。
房訊網:疫情過程中,產業園區行業從業者的應對和反思?
袁建功:其一,戰略布局,產業園區投資者在此次疫情以后,會看到全國各地政府對于疫情的相應速度以及后續出臺的各種硬核措施力度;長三角/珠三角/北上廣深杭/依然是產業園區選址戰略布局的重點;
其二,針對企業減負,從營銷服務的投融資助力及租金減免方面助力企業度過難關,建立永續經營的合作理念,樹立入園企業的信心,盡快復工復產;
其三,更應該關注產業園區的生態搭建,上下游企業的整合;部分入駐企業因為疫情可能直接倒閉,存活下來的企業對于園區的物理空間,營銷增值服務,例如云辦公方面會有更大需求,傳統園區進行產業升級迫在眉睫。
房訊網:疫情過程中,對產業園區市場趨勢的預測和展望?
袁建功:其一,從長遠發展來看,產業園區整體是向好的,但同時產業園區運營主體需要轉變思路,從一個簡單的物業租賃業主方向運營方轉變,同時加大線上辦公,智慧辦公平臺的搭建和推廣,為入園企業在線辦理各項業務,提供增量服務;
其二,從未來產業園區的競爭方面看,此次疫情后,更多的企業會選擇從市中心的寫字樓向郊區的辦公環境較好的園區轉移;
其三, 從產業園體量角度看,疫情后規模化園區時代逐步走向功能化園區的時代,最終是精準化且突破物理空間限定的形態,線上辦公成為標準常態配置;
其四, 產業鏈的整合積聚效能更加明顯,從全球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態勢來看,基本經歷了單個企業到產業集群的發展歷程,集群化發展帶來的效率優勢是明顯的。
來源:房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