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對外公布2021年租賃住房用地供應工作進展情況,截至11月19日,北京市已供應租賃住房用地301公頃,提前完成全年供地任務。
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堅持“房住不炒”定位,突出住房的民生屬性,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北京市在今年的建設用地供應計劃中進一步加大了向租賃住房的傾斜力度。在單列租賃住房用地的基礎上,按照商品住宅供應下限等比例安排租賃住房供應指標,將租賃住房占住宅用地比重由2020年的13%提高到30%,明確年度供應指標為300公頃,較2020年計劃安排量增加170公頃。
為確保供應計劃的執行落實,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會同各區政府統籌資源、壓實責任,建立市區兩級專班調度機制,以規劃為引領,以需求為導向,緊密配合,全力做好年度租賃住房用地供應工作,并首次將年度擬供項目信息對社會發布,主動接受公眾監督。在市、區共同努力下,今年的租賃住房用地供應任務不僅提前完成,而且從已供的具體項目來看,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進一步優化了供應結構,加大了保障性租賃住房供應。北京積極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國辦發〔2021〕22號)有關精神,在已供項目中安排了214公頃用地用于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科技人才、產業工人以及城市基本公共服務保障人員等群體的住房需求,占比達到71%。如:豐臺區高立莊與太子峪2個集租房項目,位于西南五環周邊,可提供租賃住房約6500套,建成后可解決豐臺科技園及周邊企業的員工居住、配套建設問題;大興區北臧村集租房項目位于生物醫藥基地北擴區范圍內,可提供1800套租賃住房,主要對接生物醫藥基地內企業員工的住房需求;順義區高麗營鎮張喜莊二期、仁和鎮沙井村二期以及仁和鎮河南村3個集租房項目,可提供約1900套租賃住房,未來將對接首都機場臨空經濟示范區、天竺綜合保稅區、金馬工業區、林河開發區、北京現代汽車產業園工作人群。這些項目的建設不僅可盤活利用集體建設用地,拓展集體建設用地用途,使村民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保障,同時緊密對接周邊產業園區就業需求,助力區域經濟發展及優質人才的引進。
來源:人民網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