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訊關注
北京寫字樓市場租賃需求繼續回暖
四季度,得益于國內經濟的穩步復蘇和疫情的好轉,北京寫字樓市場租賃需求延續了上季度的回暖態勢,全市和五大核心商圈市場季度凈吸納量分別為前三季度總和的2.56倍和1.25倍,達21.59萬和3.15萬平方米,至此,全市和五大核心商圈全年凈吸納量分別高達30.0萬和5.7萬平方米。
高科技互聯網行業表現突出
2020年爆發的疫情雖然使北京全年整體市場吸納總量不及往年,但也激發了如線上教育、線上醫療、電商及配送、在線視頻娛樂及游戲、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互聯網行業快速發展。
空置率較三季度保持穩定
得益于市場租賃成交的良好表現,北京全市空置率僅環比微升0.4個百分點達17.0%;而五大核心商圈市場空置率則在無新增供應的情況下環比下降0.4個百分點至10.8%。
租金則繼續小幅下調
盡管整體市場空置水平較上季度保持平穩,但由于空置率仍處于歷史高位,為了盡快提高項目出租率,部分業主繼續通過降低租金的方式來爭取更多租戶。至此,北京全市和五大核心商圈市場租金分別為每月每平方米人民幣337.2元和387.3元,環比下降3.2%和1.5%,同比下降11.8%和9.5%。
2021年將迎大量供應
四季度,北京寫字樓市場繼續迎來約31萬平方米的新增供應。預計2021年新增供應將高達150萬平方米。未來一年,在大量新增供應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完全好轉的雙重壓力下,市場空置率或將被繼續推高,租金水平仍將繼續面臨下行壓力。
北京首次取代上海成外資買家新寵
2020年全國大宗交易成交總額達2047億元,相較于2019年下降30%,與2016年基本持平。其中,北京大宗交易成交額占比為20%,相較出現多宗超大交易的2019年,今年下降較為明顯,降幅達30%,但北京大宗交易成交額仍然穩定在500億以上。
從全國大宗交易數據看,外資買家占比為23%,是過去三年最低。北京首次取代上海,成為最受外資歡迎城市,北京外資買家成交約155億,占比達30%,比例幾乎是上海的2倍。
從投資類別看,北京大宗交易市場中辦公及研發辦公類交易仍占據半壁江山,交易額占比達54%,其中自用買家貢獻率超六成。
從區位來看,核心區域城市更新物業持續受市場青睞,通州、豐臺也繼續成為投資者在非核心商圈的關注點。(戴德梁行)
行業與市場
住建部部長王蒙徽:推動出臺《住房租賃條例》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
住建部部長王蒙徽表示,要推動出臺《住房租賃條例》,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整頓規范租賃市場秩序,加大對“高進低出”“長收短付”以及違規建立資金池等的整治力度,防止“爆雷”風險。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對租金水平進行合理調控。(新華社)
2020年房企批量“失速”,2021年銷售態勢不容樂觀
近日,多家機構發布榜單顯示,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千億”房企首次超過40家,再創新高;TOP10房企銷售操盤金額集中度達26.3%,規模房企競爭優勢進一步深化。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從年度目標完成率看,受疫情影響,房企2020年的整體業績完成情況并不十分理想。一批曾經在行業表現出色的房企,如富力地產、首創置業、遠洋集團、綠地集團、新城控股、華夏幸福、泰禾集團等,在2020年的銷售業績甚至出現“負增長”。多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市場規模持續放緩的趨勢已定,尤其是“三道紅線”全面實施,降負債、穩流動擺在行業發展的首要位置,迫使房企放慢周轉速度。2021年房地產的銷售態勢依然不容樂觀。(每日經濟新聞)
2021年房企到期債務達1.2萬億 償債壓力攀升
貝殼研究院6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21年房企到期債務規模預計將達1244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6%,歷史性突破萬億大關,企業償債壓力繼續攀升。在“三道紅線”融資新規的影響下,房企未來幾年的現金流都將保持緊張狀態。
報告稱,2020年房企境內外債券融資累計約12132億元,規模創歷史新高,累計同比增長3%,累計增幅較2019年同期收窄10個百分點。整體來看,2020年境內融資通道基本通暢,但受到三、四季度金融監管的不斷升級與債務違約事件的影響,中期境內金融環境呈趨緊預期,境外債市保持較高不確定預期。(中新經緯APP)
35城房價一年間:深圳漲幅最大,8省會低于一年前
記者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0年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對包括直轄市、省會城市(不含拉薩)和計劃單列市在內的35個重點城市近一年的房價走勢進行梳理發現,35個重點城市中,有24個城市同比上漲,其中漲幅最大的是深圳,達到了14.6%,在重點城市中遙遙領先。
35個重點城市中,有11個城市低于去年同期,包括了8個省會城市,天津和重慶兩個直轄市,以及計劃單列市青島,其中天津跌幅最大,同比下跌了4.4%。(第一財經)
城市與調控
廣州樓市現交易天量,二手房業主抱團約定“漲價目標”
數據顯示,剛過去的12月,廣州新房成交達到17243套,一舉刷新2016年3月份的交易量,創單月成交套數歷史最高記錄。2020全年,廣州新房成交100905宗,同比上升27%,為有商品房交易統計數據以來,僅次于2016年的第二高峰。
交易放量,價格隨之上漲,這讓潛藏于樓市中的投機欲望悄然抬頭。坊間消息顯示,個別交易旺盛的區域內,一些業主正試圖達成價格同盟,以集體調高中介放盤價的方式哄抬小區二手房價。一手市場上,樓盤雇傭“群眾演員”制造銷售火爆現場的案例亦屢見不鮮。(第一財經)
南京2020年二手房價創新高 均價達33819元/㎡
我愛我家南京研究院的報告顯示,2020年南京二手房賣出115718套(不含高淳、溧水),同比2019年的漲幅達到25.7%,成交量再次突破10萬套,達歷史第二高位。南京二手房賣得最火的一年是2016年,當年成交量超過了15萬套。2020年南京全市二手房成交均價達到33819元/㎡,漲幅達到8%,創下了歷史新高位。(揚子晚報)
北京二手房成交繼續升溫 新房去化仍存難題
記者日前對北京地區新房、二手房市場進行走訪發現,近期,北京地區二手房市場延續11月以來的“暖冬”跡象,成交量仍然維持高位。以學區房、臨近地鐵次新房為代表的部分樓盤價格出現小幅攀升。相比之下,以限競房為代表的新房市場普遍存在較大的去化難題,有些項目由于入市時間比較長,預售證已經過期,不得不由期房轉入現房銷售。(中國證券報)
房企與業績
萬科:2020年合同銷售額7041.5億元
2020年12月,萬科實現合同銷售面積642.2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1015.4 億元。
2020年1-12月,萬科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面積4667.5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7041.5億元。(房訊網)
中國建筑:2020年地產業務合約銷售約4287億元
2020年1-12月,中國建筑地產業務合約銷售額約4287億元,同比增長12.1%;合約銷售面積約237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9.1%;期末土地儲備達約1.17億平方米,新購置土地儲備約2042萬平方米。(房訊網)
中海:2020年合約銷售3607.23億,同比增加12.5%
2020年12月,中國海外系列公司的合約物業銷售金額約人民幣397.87億元,相應的已售樓面面積約為202.69萬平方米,分別按年增加37.8%及28.6%。
2020年1-12月,中國海外系列公司累計合約物業銷售金額約人民幣3607.23億元,相應的累計已售樓面面積約1917.31萬平方米,分別按年增加12.5%及6.8%。
此外,截至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中國海外系列公司錄得已認購物業銷售約人民幣98.00億元,預期將于往后數月內轉化為合約物業銷售。(房訊網)
2020年全國萬達廣場出租率99.4%
2020年萬達實體服務業經營業績亮眼,超出市場預期。其中2020年全國萬達廣場出租率99.4%,租金收繳率99.9%;為支持中小商戶抗擊疫情,2020年全國萬達廣場減免租金超過43.3億元,如扣除這一因素影響,2020年全國萬達廣場租金同比2019年增長8.1%。(萬達集團)
來源:房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