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深圳多措并舉,強力保障“優民生、增居住、強工業、控商辦”的供地原則。據廣東省自然資源廳日前轉發的《廣東省城市地價動態監測報告(2021年上半年)》顯示,深圳總體地價水平為31913元/平方米,穩中有降。其中,商服用地、居住用地樓面地價環比均為負增長;工業地價環比增長率處于全省相對較低水平。
該《報告》由廣東省不動產登記與估價專業人員協會根據廣東省城市地價動態監測數據匯交成果而發布。截至6月30日,廣東省2021年上半年的總體地面地價為16857元/平方米,環比增長率為1.46%。商服、住宅、工業平均地價依次為10099元/平方米、9301元/平方米、1105元/平方米,環比增長率依次為0.39%、1.86%和2.29%。
深圳、廣州、珠海等地的總體地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依次為31913元/平方米、29878元/平方米和21793元/平方米。其中,廣州、佛山、東莞、珠海等地環比增長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深圳等地出現負增長。
業內人士認為, 上半年,中國經濟強勢復蘇,經濟發展呈現穩中加固、穩中向好態勢。深圳地價呈現整體平穩并小幅下降的趨勢,顯示出“優民生、增居住、強工業、控商辦”的政策調控成效初顯。
產業是深圳立市之本、強市之基。2021年,深圳在全國率先推出重點產業項目遴選、帶項目出讓宗地,實現土地精準供應;聯合競買、先租后讓,滿足企業不同發展階段需求,提高國土空間節約集約利用,以最少的土地資源消耗撬動最大的經濟增長;全面應用標定地價、“折上折”優惠,有效降低企業生產成本。7月29日,寶安航城街道1宗工業用地由4家企業聯合競得,綜合樓面單價1660余元/平方米,較國內一二線城市具有價格較低、品質較高、服務較好、配套較優的特點,且根據《深圳市地價測算規則》的疊加優惠,地價僅為市價3折。
深圳圍繞“增總量、調結構、優布局、提品質”,加快構建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打造 “住有宜居”的民生幸福標桿。9月底,深圳今年第二批22宗居住用地將集中供應,規則從強化房地聯動、住房銷售限價下調、嚴格市場準入等方面進行了優化調整,受到好評。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深圳明確聯合拿地各方都應具備房地產開發資質的要求、拿地房企最多只能競得3宗地等規定,為全國首創。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深圳供地新規則的優化,意味著“地價-房價”聯動控制的商品房新模式建立,有望進一步降房價。
來源:深圳特區報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