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訊網訊 近日,仲量聯行發布《應勢開新,重塑格局:2021中國辦公樓市場白皮書》,通過對全國所有直轄市、省會城市以及超過70%的地級市的宏觀經濟和商業地產數據進行整合梳理,仲量聯行發現,中國各級城市的辦公樓市場發展差異巨大,頭部城市已躋身全球領先地位,而“長尾”區間則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
按照體量和租金水平,中國辦公樓發展可分為起步期、建設期、發展期、成熟期。目前僅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處于成熟期,而70%的中國內地城市仍處于起步期。
同時,通過選取2005至2020年這15年的數據進行比對分析,仲量聯行發現中國內地GDP排名前30城市第三產業增加值每增長一億元人民幣,會推動優質辦公樓市場需求增加547平方米。
基于這樣的分析,仲量聯行測算出了各城市辦公樓市場的理論需求上限。北京和上海甲乙級辦公樓的潛在需求均在4000萬平方米左右,廣州和深圳則在2000萬平方米上下,成都、南京和杭州等城市需求上限也超過了700萬平方米。
通過研究表明,中國經濟總量前50大城市已建成辦公樓的總體量,距離潛在需求上限仍有超過6000萬平方米的差距,4座一線城市的總供應缺口高達3000萬平方米以上,中國辦公樓市場的整體供應端還有20%左右的增長空間。
但需要注意的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國頭部城市已完成了所需辦公樓供應超過八成的建設。尤其是全國經濟總量前50大城市中,已有17個城市的辦公樓處于“供應過剩”狀態,未來進一步開發的空間已經較為有限。
業內分析認為,盲目建設、粗放開發很有可能觸發供應過剩風險。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商業地產也需要轉向集約性資源投入和精細化管理,與新動能加速協同,適配產業實際需求。
為探索中國寫字樓行業的高質量發展,2021年12月8-9日,中國寫字樓產業園發展論壇第十八屆年會將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盛大舉行,主題為"變局與破局:商業地產的下一個十年",本屆年會將圍繞寫字樓市場的變局進行深刻解讀,探尋寫字樓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破局之道。
論壇從中國經濟發展形勢著眼,聚焦商業地產行業發展進程,每年邀請商業地產界、金融界及財經界、政府機構的杰出人物和領袖齊聚北京,探討商業地產行業包括寫字樓、產業園、新商業、新居住等熱點板塊,就行業發展、低碳目標、行業標準、運營管理、資產管理、服務創新與成功案例等展開系列演講和對話,找尋全新思路及廣泛深入的合作機會,同時記錄并見證中國商業地產歷史軌跡并推動行業健康向前的持續發展。
中國寫字樓產業園發展論壇第十八屆年會將一如既往地邀請有思考精神和行動力的企業家、卓有成就的經濟學家及富有遠見的金融家,共同探討商業地產最深刻、最前沿的話題,預計將有600位各界嘉賓出席。
來源:房訊網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