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同比降幅均擴大,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同比轉負,1-3月房企到位資金同比下降接近20%。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房地產市場仍處深度調整階段,多地疫情反復下,購房者置業信心不足,市場預期仍較弱,“小陽春”跡象被冰凍。
需求方面,1—3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額29655億元,下降22.7%,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25.6%。商品房銷售面積3104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8%;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18.6%。
供應方面,1—3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27765億元,同比增長0.7%;其中,住宅投資20761億元,增長0.7%。
資金方面,1—3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38159億元,同比下降19.6%。其中,國內貸款5525億元,下降23.5%;利用外資10億元,下降7.8%;自籌資金12395億元,下降4.8%;定金及預收款12252億元,下降31.0%;個人按揭貸款6369億元,下降18.8%。
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2022年以來,中央及各部委頻繁釋放維穩信號,各地因城施策全面支持合理住房需求釋放,優化調控政策,但當前房地產市場仍處深度調整階段,多地疫情反復下,購房者置業信心不足,市場預期仍較弱。
拆分單月來看,3月,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同比分別下降17.7%、26.2%,降幅較1-2月分別擴大8.1、6.9個百分點,其中商品房銷售面積絕對值低于2018、2019年同期水平。供應端方面,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同比增速持續放緩,1-3月僅增長0.7%,3月同比轉為下降2.4%。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樓市在1-3月出現明顯下調的原因,一是市場未恢復信心,二是去年下半年整體數值較高,三是近期寬松政策井噴,但市場暫時還未完全見底。
“2021年下半年房貸全面收緊,熱點城市樓市房貸排隊現象嚴重,導致全國樓市二手房交易接近停滯,雖然最近有所恢復,但市場信心沒有全面恢復。另一方面,經過幾年的深度調控,房地產市場顯現出一些疲態,加之相關部門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在融資端的監管,讓企業壓力倍增,新房降價銷售的現象在一些城市和區域逐漸增多。”張大偉說。
陳文靜認為,短期來看,各地或繼續加大需求端政策優化調整力度,隨著政策逐漸顯效,市場情緒有望逐漸好轉,但市場的恢復節奏仍依賴于疫情防控效果。當前,個別熱點城市市場活躍度有所提升,但多數城市市場調整壓力仍較大,市場信心修復仍需時間,疊加高基數影響,預計全國商品房銷售規模同比降幅仍維持高位。
“另一方面,房地產銷售市場整體調整態勢延續,企業融資端雖有邊際改善,但企業整體資金壓力仍較大,一定程度上繼續拖累新開工、投資規模,預計短期企業新開工面積同比降幅保持高位,投資額調整壓力不減。值得注意的是,個別熱點城市市場情緒有所修復,這部分地區的新開工情況有望邊際改善。”陳文靜表示。
中原地產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衢州、秦皇島、綿陽、蘭州、大連、麗水、蘇州、南寧等接近20城在4月發布了不同力度的房地產寬松政策。2022年一季度,各類房地產調控政策次數高達157次,2021年同期為135次。
今年以來,包括福州、鄭州、哈爾濱、青島、廣州等在內的超過70個城市出臺穩樓市新政,政策內容主要是促進剛需和改善需求釋放。
“但從政策效果上看,因為疫情疊加,2021年市場過于冷清,購房者置業信心尚未恢復,市場活躍度仍顯不足。受疫情影響,本來一二線熱點城市出現的‘小陽春’跡象也被冰凍。”張大偉預計,“隨著政策逐漸穩定,市場有望逐漸企穩,政策見底后,2022年3季度市場底部有望加快出現。但需要警惕疫情影響。”
來源:中國經濟網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