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宗位于青浦區重固鎮趙巷板塊土地的底價成交,上海2022年首批集中供地8日收官。此次供地共推出36宗地塊,總建筑面積425.19萬平方米,總起價806.5億元(人民幣,下同)。最終,36宗地塊全部成交,總成交金額834.7億元。
在為期五天的首輪土拍中,36宗地塊全部成交,19宗地塊底價成交,占比52.7%;達到中止價進入一次報價環節13宗,占比36.1%。
對于有19宗地塊底價成交,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認為,這反映出市場偏保守的態度,“這和上海近兩個月處于疫情影響狀態有關,市場預期產生變化,疊加市場處于調整期,不少房企基于各種壓力,可能對于拍地有心無力。因此出現16宗地塊僅一家房企報名的情況。”
雖然超半數地塊底價成交,但仍有地塊獲得房企爭奪,有7宗地塊競買人至少為4家。分別位于閔行區七寶、浦錦街道,松江區泗涇、新城,青浦區趙巷、西虹橋。
對競拍者而言,縱觀上述6個板塊此前新房開盤情況,可以發現一個共同特征——變現能力強,即一開盤即售罄或大部分售出概率高!拔覀兛剂渴欠衲玫兀麧櫜皇亲钪匾,流動性、變現能力才是首要考慮的。”有房企如是表示。
從競拍者企業性質來看,中指研究院點評稱,央企、國企、混合所有制企業、民企以及地方國企均參與熱情較高并且有所斬獲,但拿地主力依舊為國企、央企和混合所有制企業,尤其在熱門地塊的爭奪上,更是鮮有民企的身影出現。
此外,房企組團參與競拍成為本輪土拍另一大特征。國企央企組團、央企民企組團、民企之間組團等多種組團形式均出現在此次土拍中。最終,組團房企總計拿下8幅地塊。
有房企直言,“組團參與的好處有很多,對自身的資金要求降低,開發風險減少等,都更適合當下環境!鄙虾M僚膶Ψ科筚Y金要求十分嚴格,在競拍土地前,房企有2筆資金需受到監管,第一筆為保證金,為地塊起始價的20%。第二筆為監管資金,為地塊起始價的110%(如今已下降至90%)。
相關專家表示,在土拍期間,將會有地塊起始價110%-130%的資金被凍結,對于參拍房企而言壓力不小,組團可以很大程度分擔資金壓力,并能同時參與多幅地塊競爭。
中指研究院土地事業部負責人張凱表示,傳統市區、地鐵沿線和學區地塊的需求勢頭依舊強勁,說明市場對于上海當前發展的認可以及對于未來各新城建設的看好。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