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據路透社報道,新加坡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和上海摯信資本(Trustbridge Partners)已和美國共享辦公初創企業WeWork進行談判,正在考慮收購WeWork中國的多數股權。
WeWork中國對澎湃新聞表示,目前對該事暫時不予置評。
報道稱,淡馬錫控股和上海摯信資本已與WeWork中國進行談判,希望獲得WeWork中國分部的多數股權。該計劃已于2019年底提交給WeWork的主要股東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 Corp.),對WeWork中國的估值約為10億美元,這一估值較2018年7月的50億美元縮水了八成。路透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補充道,三方的討論還處于早期階段,不確定是否會達成協議。
從持股方面來看,WeWork目前持有WeWork中國59%的股份,其余股份由軟銀、弘毅投資和摯信資本等其他投資者持有。有知情人士補充說,三方的討論還處于早期階段,不確定是否會達成協議。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淡馬錫和摯信資本的投資計劃獲得WeWork股東的通過,那么WeWork中國的估值將下滑,但對WeWork和軟銀集團來說,該舉措可以減輕二者的財務負擔。
WeWork中國總經理艾鐵成曾在2019年12月份的一次內部會議上表示,公司設下的2020年目標是非核心收入達到3000萬美元左右。而這一數字遠高于WeWork中國目前的非核心收入。
但對WeWork而言,中國分部一直是公司的一個痛點。WeWork中國面臨低入住率和來自本地企業的激烈競爭。此前的招股說明書顯示,WeWork中國在2018年的收入僅為9950萬美元。
眼下,WeWork這家曾被稱為美國獨角獸的公司正在經歷一場大規模的重組。
盡管獲得了大股東軟銀集團的財務資助,但WeWork還未脫離財務困境。近幾個月,WeWork一直在通過裁減人員、出售非核心業務來削減降低成本和籌集資金。
1月13日,WeWork將會議空間技術公司Teem出售給了辦公解決方案公司iOffice。WeWork聯合首席執行官塞巴斯蒂安·甘寧漢(Sebastian Gunningham)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成功剝離Teem是WeWork戰略的又一進步,我們將重新聚焦于我們的核心工作空間業務。”
根據世邦魏理仕的數據,WeWork在2019年第四季度只簽了4份新租約,占地面積為184022平方英尺,較前四個季度平均的254萬平方英尺下降了93%。而這種業績的放緩導致WeWork在辦公租賃市場失去了第一名的位置。
WeWork新任執行董事長塞洛?克勞雷(Marcelo Claure)此前曾表示,他打算在2023年之前讓公司實現正向自由現金流。
但據此前路透社報道,大股東軟銀集團從日本三大銀行,包括三菱UFJ金融集團、三井住友金融集團和瑞穗金融集團獲得30億美元資金的融資計劃被擱置了,原因是軟銀的貸款已達到三大銀行的內部貸款限額,而這可能會使得其對WeWork的95億美元救助計劃復雜化。報道稱,除去軟銀的貸款額度已達到限額之外,三大銀行還擔心救助WeWork所帶來的風險。
來源:澎湃新聞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