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關于土地審批權下放的消息,直接將多個地產股送上漲停榜。
日前,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授權和委托用地審批權的決定》(下稱“《決定》”),要在嚴格保護耕地、節約集約用地的前提下,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改革土地管理制度,賦予省級人民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權。
根據《決定》,將國務院可以授權的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審批事項授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
首批試點省份為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廣東、重慶,試點期限1年。國務院將建立健全省級人民政府用地審批工作評價機制,根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土地管理水平綜合評估結果,對試點省份進行動態調整。
受此消息影響,截至3月16日午盤,亞通股份(600692.SH)、光明地產(600708.SH)、上實發展(600748.SH)等地產股相繼漲停,主要由于上述公司或大股東持有大量農業用地,被認為有望轉化成為建設用地。
“從上述省份看土地供應一直較為緊張,此舉實際上可以靈活增加土地供應指標,滿足城市化建設的需求。”一位地產公司投資負責人告訴記者。
中國指數研究院認為,該決定確實體現了國務院“回歸定位簡政放權”的精神,是一項重大的改革措施,更有利于房地產調控“因城施策”,對于活躍房地產市場,解決部分城市房地產市場存在的嚴重的供不應求無疑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給各省級人民政府以更大的靈活管理權限,有利于房地產市場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過去幾年,國土資源部為了嚴控各個城市新增建設用地的規模,配合住建部修訂了相關規定,要求絕大多數的大型城市逐步減少新增建設用地。導致了很多大城市、核心城市土地供應緊缺,主要靠挖掘存量市場(比如城市舊改和城市更新項目),進而引發土地價格一路上行。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上述試點城市均是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區域,這些地方用地需求更大,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因而更需要提出更多辦法來增加土地供應。
克而瑞分析認為,短期看對房地產市場和土地市場不會形成大的實質性影響,因為在操作上尚有很多環節需要逐一落地。不過從中長期看,各個城市在獲取土地的流程上將得到簡化,難度降低。這個跟“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思路一脈相承,增加土地供給,土地指標跟人走。
東北證券認為,該《決定》將使得農村存量土地有望得到盤活,城市整體規劃和空間使用更加合理有效;將加速一些重點項目的推進速度和效率,同時對農民進城起加速作用并拉動農民消費。
來 源:第一財經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