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獲悉,近日,住建部會同財政部正制定面向住房租賃市場的中央財政獎補資金使用辦法。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相關部門有意推動這筆專項資金去扶持一批受疫情影響、經營困難的租賃企業。
2月16日,財政部部長劉昆發表《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一文指出,將深入開展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等工作。
早在2019年7月,財政部、住建部公布第一批16個入選2019年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城市,中央財政將在3年試點期內撥款402億元,對示范城市給予獎補資金支持。
據了解,這筆資金在2019年已經明確作為獎補資金用于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城市。疫情以來,租賃企業普遍面臨著資金壓力和暴 雷風險,對于資金用途是否會調整,住建部內部及各地住建部門意見不一。
內部意見分歧
受疫情及各地管控措施的雙重影響,“房屋空置率”和“租金池規模”兩條生命線均受到威脅。為此,部分長租公寓企業采取了“要求房東降租、單方面停繳租金”、“租客未歸不免租、房屋續租漲租金”等措施,用以保證現金流安全。
一位住建系統人士表示,以“輕資產”模式為主長租公寓企業,在2017年至2019年通過引入資本收儲房源體量很大,且因互相抬價往往成本較高。“這些企業經營規模雖大,但商業可持續性和抗市場風險能力有待考量。”
以近期全國多地出現的“樂伽公寓爆 雷”事件為例,一家注冊資本100萬元、實繳資本15.3萬元的企業竟能撬動南京、蘇州、杭州等多地10萬多套租賃房源,涉及過億元租金,最終該企業因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導致租客被原房東驅趕出門,租金無法追回。
對于是否會將一部分專項資金轉向用于長租公寓企業紓困,面臨資金危險的長租公寓企業救還是不救?目前住建系統意見存在分歧。
一部分人擔心,由于租賃企業鏈接房東和租客兩頭,一旦發生大面積暴 雷問題,將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利用專項資金幫助企業度過暫時難關,可以化解眾多矛盾。
但也有觀點認為,住房租賃是市場行為,一方面,這筆資金對企業的“解渴”效果有限;另一方面,住房租賃企業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政府下撥資金獎補租賃企業,如果后續獲得獎補的企業出現“暴 雷”,存在許多棘手難題。
住建部下發的負面清單中明確要求,產權不明晰、違法違規建設、安全質量不達標、主要滿足旅游度假需求、公共租賃房、套型面積超過144平方米/套(含)且計劃或者已經按套整租、裝飾裝修標準過高的高端租賃住房等項目,專項資金不予獎補,“這是紅線”。
上述住建系統人士表示,假如中央財政資金不加區分,用于補助長收短租、高進低出類企業,可能將風險隱患延后托大,或違背試點工作初衷。“過分體現規模化,沒有商業可持續性作為前提,規模化就是顆越來越大的雷。”
對于專項資金是否有轉向紓困企業的計劃,一位深圳住建局內部人士表示,深圳關于中央財政資金使用辦法年前已經公示,現正發相關政府部門征求意見,“目前還沒有增加上述內容,下一步也不排除在《辦法》中添加”。
某一線城市住建人士則表示,不會利用專項資金去紓困受疫情影響的租賃企業,“一開始有人提出來過,但我們考慮到專項資金應用于專項,這筆錢不是因為疫情才拿出來解圍的。不一定能起到解渴作用。”
租賃“禮包”
早在2019年1月,住建部和財政部便開始推動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工作。前述住建系統人士透露,此舉是貫徹落實中央對“房住不炒、租購并舉”決策部署的一項重要舉措。
2019年2月,住建部和財政部聯合印發的《關于開展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的通知》提出,用3年時間,中央分批支持租賃需求缺口大的城市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多渠道籌集租賃房源,促進專業化、機構化租賃企業發展,加快形成租購并舉的格局。
關于這筆財政資金分給誰、怎么花,上述住建系統人士表示,針對住房租賃專項資金的定位是獎補,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一開始住建部讓各個城市上報方案,一城一策,同時不斷修改方案。”
2019年6月,住建部邀請城市參與競爭性評審,經過一輪競爭性評選,16個城市最終入圍。入選后,相關城市開始根據自身實際,制定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考慮“怎么花錢”的問題。
各地方將組織企業申報,開展專家評審、公示,制訂專項資金年度支出計劃,撥款并對專項資金使用單位及項目登記建檔,建立獎補項目動態監管系統,建立定期檢查機制和績效評價機制等。
按照獎補標準,2019年-2021年,北京、上海、重慶每年補貼10億元;長春、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廈門、濟南、鄭州、武漢、長沙、廣州、深圳、成都等13個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每年8億元。
上述住建系統人士強調,第一筆專項資金已于2019年10月下撥到入選城市。專項資金獎補對象主要是市場化定價的房源,制定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是規定動作,是一個城市使用資金的前提條件。
他建議,中央財政試點工作應維持“扶優扶強”主基調,建議審慎對待“租金貸”“長收短付”“高收低出”業務規模較高的上規模企業,適度加大對“與用工企業合作”“減免租客疫情租金”“實行租金漲幅限制”項目的支持力度,促進產業發展和職住平衡。
同時,鼓勵地方政府采用“科學管控人流”“直接補助租客”的方式,支持受疫情影響的新市民群體特別是外來務工人員和新就業大學生平安返城、租住工作,增加其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地方措施
“專項資金怎么分給企業,由地方來決定。”上述住建系統人士透露,花錢得先出辦法,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是依據。住建部組織相關住建局交流意見,主要采用了深圳和杭州的方案,制定出專項資金年度申報指南。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9年11月底開始,目前有廣州、武漢、成都、深圳對資金使用管理辦法進行公示,面向社會征求意見。
從進展上看,武漢速度較快,2019年12月18日對2019年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專項資金擬支持項目清單進行公示。其中,武漢都保置業有限責任公司等4家企業共獲得1.53億元專項資金支持。
除武漢外,2020年2月14日,成都市住建局發布《成都市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財政獎補資金使用管理辦法》(下稱“成都管理辦法”),完成意見稿“掛網”(公示)環節。
成都主要對新建或改建租賃住房、培育專業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住房租賃企業將自持房源用于住房租賃經營、住房租賃企業多元化融資、充實國有住房租賃企業資本金共5類項目進行獎補。
成都管理辦法中,專項資金將對符合要求的企業對項目建安成本、裝修等費用總和的30%(最高不超過1500元/平方米)標準進行獎補;商品房配建的無償移交租賃住房則按1400元/平方米標準進行獎補。
“各地資金使用方案大同小異,主要圍繞房源籌集、企業培育、平臺建設、課題研究,只是在獎補標準上體現出資金投放重點不同。”前述住建系統人士表示。
一位杭州住建局人士透露,2019年10月底杭州資金使用方案已經完成制定,預計在近期“掛網”。將按照“大錢補建設,小錢補運營”的獎補原則,重點獎補房源籌集建設環節,主要是藍領公寓、企業自持、商改租、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四個方面,獎補標準及比重依次遞減。
“特別是政府主導籌建的面向外來務工人員、低于同地段市場租金的集體性宿舍,即藍領公寓項目。”該杭州住建局知情人士表示,藍領公寓是杭州專項資金投放的重點,預計3年籌建4萬套藍領公寓。
專項資金將由各區政府主導、國企籌建,面向餐飲、交通、環衛等城市基礎服務行業工人的藍領公寓項目。在公租房、人才房等保障性住房體系下,專項資金向藍領公寓傾斜主要是“打補丁”,給外來務工人員較好的租住環境,“盡可能留住人”。
杭州住建局人士表示,杭州住建局主要起到搭建平臺和監管的作用,企業和用工單位通過平臺簽約。“有個別項目位置較遠,導致入住率不高,我們一旦檢測到異常,就會要求區政府優化選址。”
來源:經濟觀察網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