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帶來的租房市場寒冬正在回暖。
然而,“黑天鵝”事件既是一次考驗,也是一面鏡子。回顧整個疫情,長租公寓在協助政府防疫抗疫、減輕租客壓力、維護市場穩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以行業頭部企業蛋殼公寓為例,業內首發面向全量租客發放疫情補貼,補貼天數超過220萬天;疫情期間超過1000名服務管家堅守在崗位,協助租客辦理出入證,妥善安置進不去小區的租客;推出線上0接觸看房選房,公布多項線上便利化服務舉措;為返城復工租客開通綠色服務通道,出臺一系列復工保障舉措……
疫情表現只是一個縮影。長租公寓在完善住房租賃市場管理、提升行業水平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在服務保障民生、助力城市人才引進等方面,承擔著越來越大的責任。長租公寓,已成為房屋租賃行業乃至城市發展問題的方案提供者之一。
發放租房福利,促進長租市場全面復蘇
22歲的小郭是今年的大學畢業生,受疫情影響,在找工作過程中,他和同學們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去年我提前去人才市場看過,明顯感覺到,今年企業提供的崗位減少了,薪資也降低了。”小郭說,經過一番努力, 5月初,他提前入職了一家金融企業,但作為在北京讀書的外地人,房租成為他最大的開支。
幸運的是,在學姐的推薦下,他了解到,為減輕高校畢業生負擔,蛋殼等頭部長租公寓企業推出了專屬畢業生的租房項目。如正在進行的蛋殼公寓“椋鳥計劃”第五季,攜手籃球明星郭艾倫,為2020年應屆高校畢業生送去畢業租房0押金、免費換租等專屬租房優惠,并提供整套租房安家解決方案。
小郭成為椋鳥計劃的受益者,并成功度過實習期。作為專門面向應屆高校畢業生的優惠租房項目,五年來,蛋殼公寓椋鳥計劃已經累計惠及百萬畢業生,租金優惠金額總數超過億元。
許多長租公寓越來越重視企業文化和企業責任,后疫情時代,它們通過多種舉措減輕租客負擔。5月,蛋殼公寓打造安全租住季,6月、7月連續推出億元補貼安居計劃,切切實實減輕租房者的經濟壓力。
近日,貝殼研究院發布的《7月重點城市租賃市場》顯示,3-7月全國租賃市場成交量一直保持上漲態勢,其中,7月成交量環比上漲7.3%。
業內人士認為:“蛋殼、自如作為頭部長租平臺,積極發起補貼活動,切實幫助了租客降低經濟壓力,促進租賃需求加速釋放,對2020下半年長租市場經濟全面復蘇起到重要作用”。
對于空氣污染“零容忍”,倒逼行業整體升級
長租公寓的“空氣質量”問題,曾一度引起質疑。
蛋殼公寓則對空氣污染一直保持高壓“零容忍”,從房屋產品研發、供應商管理、原材料升級、施工工藝管控、空氣檢測治理、房屋空置通風等全方位進行房屋品質管控、升級和迭代,已形成源頭管理閉環,此外還在業內首次引入“智能新風系統”,多方案根除室內空氣質量問題。
今年5月,蛋殼公寓作為龍頭企業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發布了住房租賃行業首個企業標準《蛋殼公寓長租公寓室內空氣污染控制標準》,蛋殼公寓成為行業內第一家制定團標+企標的長租公寓企業,該標準也是第一個在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上公示的企業標準,對打造綠色租住環境,從源頭解決長租公寓室內空氣污染問題意義重大。
據悉,目前,房屋租賃行業缺乏環保標準。雖然政策具有滯后性,但長租公寓作為一個市場環境下的新興事物,其發展要遠遠高于政策的頒布。因此,在促進房屋租賃行業環保升級方面,起到了積極的倒逼作用。
“現在,我們在為租客介紹房子時,會優先推薦裝修更有保障的房源。”從事多年房屋中介工作的孫先生說,雖然他仍在從事傳統房屋中介行業,但可以感覺到,經過多年的發展,長租公寓正在對市場進行教育,租客、房東、中介都在發生變化。
承擔社會責任,為城市難題提供解決方案
十九大報告提出“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以加快實現安居宜居。政策的出臺有助于推動住房租賃市場的發展,而住房租賃市場的發展涉及供給與需求,供給要匹配上需求,才能實現健康發展。
然而,長久以來,房屋租賃市場都存在一個痛點。一方面,流動人口規模增加,租房需求攀升。而租賃房源供給方面卻存在著存量房空置的問題。
從2015年創立之初,蛋殼公寓就開始利用互聯網科技,進行原始底層數據框架的搭建,以實現產品設計和供應鏈系統的網絡協同,來進行老舊小區房源的整改。針對“匹配效率低”的問題,蛋殼公寓則進行線上找房系統的開發,使租客與房屋精準配對。
蛋殼公寓對舊房屋進行改造,升級后的房屋更符合年輕人生活習慣和審美的升級改造,風格多樣、環保安全,還配齊了品牌的家具家電,同時提供貼心的服務管家、優質保潔、專業維修、高速WIFI等多項租后服務。
不僅如此,為幫助城市解決人才引進問題,長租公寓還加速與地方政府的合作,助力人才公寓建設管理。比如,2019年4月25日,旭輝領寓與國家級平湖經濟技術區簽署委托管理戰路合作決議,運營管理園5幢人才公寓;2019年7月12日,武漢洪山區房管局與自如、江寓、蛋殼等簽訂人才公寓戰略協議。
市場是一雙看不見的手,企業在城市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凸顯。長租公寓深耕房屋租賃行業,在科技的驅動下,不斷拓展能力半徑,主動承擔責任,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城市建設中,并為行業升級甚至城市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供了諸多解決方案。
來 源: 中國青年網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