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1年底,武漢要基本實現5G市域全覆蓋。到2022年,武漢市新基建規模和創新能級要居全國前列。
25日下午,武漢市發改委對外發布《武漢市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武漢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武漢將實施“攻關”、“織網”、“搭臺”、“應用”4大行動,構建完善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
在“攻關”行動方面,一是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加快核心技術攻關。在全光通信網絡、新型顯示與智能終端、智能裝備等領域,取得一批世界領先的原創性成果。三是加快創新平臺建設。在先進存儲器、病毒性疾病防治等領域建設2家國家級產業創新中心;在智能芯片、人工智能、數字建造等領域建設3家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創建5家以上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培育一批市級制造業創新中心。
在“織網”行動方面,一是加快部署5G網絡。2020年全市5G基站達到2萬個,到2021年底,基本實現5G市域全覆蓋。二是建設新一代政務網。升級改造電子政務外網,優化布局無線政務專網。三是建設物聯感知網,實現大規模物物連接。四是建設工業互聯網。創建中部地區首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工業互聯網),推動1000家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升級。五是建設特高壓和世界一流城市電網,2022年底前完成全市151項世界一流城市電網建設任務。
在“搭臺”行動方面,一是建設城市數據中心體系。二是實施城市基礎數據與城市大腦工程,建設8大基礎數據庫、17個主題數據庫、5大城市大腦中樞平臺。三是建設智能算法平臺,謀劃在漢建設國家超算中心等,到2022年底,形成全國一流的強大算力平臺。四是培育壯大產業發展平臺。依托國家存儲器基地,重點發展存儲芯片、光通信芯片和衛星導航芯片,形成以芯片設計為引領、芯片制造為核心、封裝測試與材料為配套的較為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重點建設武漢國家存儲器基地、國家先進存儲產業 創新中心、弘芯半導體制造產業園、武漢光谷集成電路產業園等重大項目。
在“應用”行動方面,一是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組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加快推進以智能網聯汽車為代表的智慧道路應用。二是在智慧能源領域,加快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和充電站,高質量突破發展氫能產業,促進能源結構清潔轉型。到2022年底,形成氫能產業集聚區,打造國內氫能產業創新研發、生產制造、示范應用引領區。三是在智慧醫療領域,推動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四是在智慧教育領域,打造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發揮全國標桿作用和示范效應的國家級智慧教育示范區。五是在智慧交通領域,推動公路、港口、機場等智能化改造。六是在智慧市政設施領域,推進智慧路燈改造、海綿城市智慧化等。七是在智慧農業領域,推進農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截至8月13日,武漢已建成充電樁8萬個,完全具備接入條件樁位16.9萬個,充電量位列全國前五;累計建成5G基站17633個,目前全市5G用戶數量已超222萬。
來源:第一財經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