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在政策端與市場端已經達成了共識,下一步要實現快速落地、擴大供給。”日前,ICCRA住房租賃產業研究院院長、中國飯店協會公寓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趙然在第三屆住房租賃產業國際論壇上表示,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將驅動行業向標準化、精細化、職業化發展轉軌。
住房租賃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租賃住房分類標準研究報告》認為,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隨著客群對產品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住房租賃產品逐漸開始細分,住房租賃運營企業也開始探索多產品線發展戰略。未來青年公寓、租賃式社區、宿舍型公寓這三類以新市民和青年人為主要客群的產品將成為企業在產品線規劃方面的主要發力點。
報告指出,我國租賃住房類型整體呈現出明顯的“正金字塔”形態:滿足年輕人需求的青年公寓占比最大,超過80%;其次是滿足新市民需求的租賃式社區,占比超過10%;面對企業基層員工的宿舍型公寓占比8.62%;服務式公寓比例僅為1.35%。
報告稱,未來,保障性租賃住房體系成熟將有利于整個住房租賃行業的穩定和成熟,保障性供給作為基石,市場化供給作為有益補充,兩駕馬車并行的“雙軌制”將成為我國住房租賃行業的顯著特點。對于住房租賃企業而言,保障性租賃住房產品和市場化租賃住房產品的組合,不同類型租賃住房產品的組合都會影響企業收益率,進而影響品牌的價值。
來 源: 新華網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