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軟件谷這鋼筋水泥、茂密的IT叢林里,竟有一處綠色的“世外桃源”,它就是潤和創智園區。定位為國際化標準生態信息產業園的潤和創智園區,通過“科技賦能+利舊增效+能源改造”蛻變成為名副其實的智能化園區。
用軟件“智慧”驅動產業園雙碳化
在智能化時代,各行業都想踏上數字化的大船。相比之下,傳統行業如樓宇園區等這些的數字化道路需要更合適的路徑去實現。
萬物互聯,萬物智聯。作為老牌的軟件企業,潤和軟件能力之一就是物聯網+大數據,潤和也將這一優勢貫徹在了此次園區改造中,智能化+低碳化正是改造標準。
那么究竟如何用軟硬件驅動一個產業園“低碳化”呢?
首先體現在科技賦能幫助企業節能。據了解,在潤和創智園區老樓的屋頂,隱藏著一條電纜,它連接了光伏、配電和儲能設備。可別小瞧這光伏鋪設,它為園區部分重點保電供應區域提供了后備能源,同時也幫助企業實現了節能減排、創收增效,每年減少碳排放約200噸,正是如此,潤和創智園區在建設示范工程的同時,也踐行著民營企業的社會責任。
其次體現在實現利舊增效上。作為一個運行多年的園區,中所,在設施設備更迭的過程中,涉及的數量多、品牌雜,其中僅空調末端就有2600余臺。
整個園區智能化低碳化改造,都使用了潤和軟件自己研發的產品,包括潤和慧宇-低碳智慧樓宇管控平臺、智慧碳管家、智慧能源管理平臺。
潤和軟件通過低碳智慧樓宇建設和產品應用,在設備不更換的基礎上,通過物聯網實現了“三融合”,即設備網絡融合、系統數據融合和智能場景融合。高峰期根據客流自動電梯調度、園區消防通道占用自動識別、消防值班人員離崗、電梯困人自動檢測等多種高科技AI算法為園區提供了立體安全保障。就連每個月最基礎的費用收繳服務,辦事效率也得到了大大提升,物業再也不用每層樓、每個租戶抄表計費,采用系統操作即可一鍵完成,高效又便捷。
總得來說,潤和軟件“OpenHarmony+雙碳”國產化智慧園區解決方案由三部分組成,即以園區智慧物聯為基礎,以智慧能源管理為核心,以智慧雙碳服務為頂層應用,并且已完成相關關鍵性前瞻技術的探索。
做民族軟件脊梁 依托軟件谷布局雙碳創新業務
潤和創智園依托潤和軟件IOT、AI、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建設樓宇自控系統等多種系統,將產業園這一冷冰的硬件建筑體,打造成為一個健康、綠色、溫暖、有活力的智慧型園區,樹立產業園這一行業的智慧解決方案標桿。
企業成長到一定階段,除了自身生存和發展,勢必擔負更大的社會責任,甚至要去推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正如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說,企業為社會承擔某一方面的責任,解決一方面的問題而生。這樣的企業和行業品牌才能基業長青。
作為行業領頭羊,也勵志成為民族軟件脊梁,潤和軟件步履不停。近年來,緊跟國家能源政策,結合自身充分的科技屬性,積極布局雙碳創新業務,圍繞政府園區、企業園區、商業綜合體、高校、醫院等場所,構建雙碳園區、低碳智慧樓宇等應用,依托自身多年的積累和專業領域能力,持續加碼智能硬件的產品與解決方案。
潤和創智園作為潤和軟件戰略布局之下智慧樓宇技術的代表項目,也是中國軟件谷標桿代表。 一直以來,潤和軟件依托軟件谷良好的產業環境,抓住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從傳統軟件外包服務為主,轉變數字化基礎軟硬產品與解決方案為核心的新一代服務商,同時從產業鏈的低端走向了高端,并為整個產業鏈的發展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