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互聯正在加速數字孿生技術在城市、建筑、交通、工業、水務等領域的應用落地,帶來產業效率提升,促進行業數字化轉型。
2022年9月26日,騰訊聯合埃森哲發布《全真互聯白皮書》,首次定義全真互聯,全面呈現這一面向未來的技術體系和應用場景。
“全真互聯能夠實現沉浸體驗、實時孿生的基礎上,通過雙向交互,對真實世界實現可操作、可執行。”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認為,全真互聯的落地需要五大技術體系不斷演進。其中,孿生/視頻、遠程交互是核心。
騰訊云副總裁,數字孿生業務負責人萬超在白皮書發布會上從技術和產業兩個維度詳細介紹了騰訊在數字孿生上的最新進展。
數字孿生概念的提出是在上世紀70年代,直到2012年左右,數字孿生技術才首先在航天領域得到應用,隨后擴展到工業領域中。近十年來,數字孿生與云、AI等新興技術進一步融合,并被廣泛應用于實體行業。
萬超認為,當下數字孿生產業應用的爆發,主要得益于技術和場景的雙向驅動,而全真互聯時代的到來,也會進一步加速數字孿生產業的迭代和發展。
經過多年實踐,騰訊在數字孿生領域已建立體系化技術,形成獨特優勢。萬超介紹,數據驅動和空間可計算是數字孿生的兩大核心要素,騰訊數字孿生依托騰訊云、AI、物聯網、地圖等技術,融合沉浸式全真感知的能力,對數據的產生、接入、治理和存儲進行統一的處理,結合云端的渲染和AI計算等能力,為各個行業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
在城市領域,騰訊數字孿生技術結合空間TOD(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發展模式)分析,為城市更新和治理提供決策依據,使得城市管理更精細化,有效促進產業的“騰籠換鳥”,提升居民的獲得感。目前,騰訊數字孿生已經在深圳、上海、廣州、天津等多個城市落地相關應用。
在建筑領域,騰訊自2013年開始打造深度適配建筑的建筑空間物聯網類操作系統微瓴,圍繞建筑領域打造全新的數字孿生體系,實現人、設備、空間的連接,提供更加智能、便捷、健康、綠色的人居和工作環境,在提升空間體驗和運營管理效率的同時實現節能減排。自2019年啟動商業化以來,微瓴已經在數百個項目中應用,接入設備超100萬臺,涉及1000多種設備類型。
在交通領域,通過毫米波雷達感知交通流信息,騰訊以車機和手機為載體為用戶推送服務信息,將交通信息實時孿生呈現。在可視條件不佳的天氣情況下,這一方案可為交通參與者創建更完整的“上帝視角”,提供及時和準確的交通引導服務。同時在自動駕駛測試環節,路側感知設備實時感知交通狀況,在云端生成孿生交通場景,實現虛實融合自動駕駛測試驗證。
在工業領域,騰訊與瑞泰馬鋼聯合打造“透明工廠”,基于數字孿生技術,實現從原材料采購、生產排產、組織管理、成品檢驗、出廠銷售全周期的數字化管理,生產效率提升12%,單位產值能耗從90kg標準煤/萬元減少到35kg標準煤/萬元。
在水務領域,騰訊與粵海水務合作,在“百年工程”——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的建設中應用數字孿生技術,將地下60米的施工現場“搬到”地上,并將盾構機、塔吊、閘機、起降機、安全帽等都裝上物聯網設備,統一在后臺進行監測和管理,在有效保證生產安全的同時實現流程優化,單位工程優良率達到了97%。
隨著全真互聯體系的完善,萬超認為,未來技術和場景的雙向驅動也會持續為數字孿生的發展注入動力,為更多的實體產業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