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十三五”廣州發展成就
華燈初上,光塔街怡樂里社區的街坊紛紛出門遛彎,景觀小品和休閑座椅為社區增添了幾分海絲古韻,路燈把新鋪的道路點亮,老人再也不擔心看不清路了。幾公里外的永慶坊,也換上西關風情的夜妝,用獨有的嶺南歷史風貌,迎接著前來尋找記憶和鄉愁的游客。與此同時,茅崗西華村村民們在等待了10年之后,終于分到了第一批回遷房。
老社區新了,古街區活了,城中村變了,城市更新煥發老城市新活力,賦能廣州高質量發展。
補短板強弱項 城市更新解決老城市“老問題”
8月里一個星期天的早晨,住在南崗四航塘頭小區的楊叔像往常一樣,到樓下鵝卵石步道上慢走按摩。原本雜草叢生的院子煥然一新,彩色硬底化步道環繞小區,幾十年樹齡的榕樹微笑著撐起一把大傘,30年的“老小區”搖身一變,成了“南崗街最美小區”。
補民生短板、強生活弱項,城市更新就是要解決老城市的“老問題”,廣州城市面貌的嶄新變化有目共睹,綜合功能日趨完善、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城市品質顯著提升。
近年來,廣州市住建局將2000年之前建成的存在功能配套不全、建設標準不高、基礎設施老化、人居環境較差等問題的779個老舊小區、約3.17萬幢樓,納入老舊小區微改造計劃。截至2020年8月底已完成431個老舊小區的改造。
與此同時,廣州城市更新工作按下“加速鍵”、駛入“快車道”,九項重點工作取得歷史性、階段性成效。
截至8月底,全市共盤活存量用地約55平方公里,新增公共服務設施及配套3.8萬個、378萬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658萬平方米。
治水拆違整治“散亂污” 城市更新促進生態修復
獵德涌緩緩流過珠江新城,古色古香的石橋、欄桿,以及兩岸嶺南風格的祠堂,在一灣清水的簇擁下,顯出別樣的雅致;白云山拆除違建、還綠于民的號角越吹越響。
截至今年9月15日,在一年半時間里,已經拆除白云山整治范圍內違法建設和影響景觀建筑72.93萬平方米,完成復綠面積10.76萬平方米,新增和改造綠化面積17萬平方米。
城市更新推動“三亂”整治,促進生態修復。通過綜合運用舉報、專業巡查、視頻監控、無人機巡檢等方式,多維治理違法建設、黑臭水體、“散亂污”場所,使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為重大項目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群眾生活質量提升創造良好環境。
導入產業帶動投資 城市更新注入發展新動能
站在時代美術館19樓平臺向南望去,鶴龍街黃邊片區廣州設計之都初具規模。這里將吸引建筑設計、芯片設計、時尚設計等設計全產業鏈入駐,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設計產業集聚的國際品牌搖籃。
2017年,土生土長的黃邊村小伙龍冠星,辭去外企高薪工作,回到家鄉發展,他告訴記者:“我剛回來的時候,整個園區一年的產值也只有不到5000萬元,而改造投入運營后,預計年產值將超過100億元。”
除了促進城市生態修復和城市功能修補,城市更新突出產業導入,推動“三園”轉型提升,為城市發展提供新動能。結合產業轉型升級和規劃發展需求,不斷淘汰低端產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打造高端服務業園區、高新技術基地、眾創空間、孵化器等發展新平臺,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發展。
當前,廣州在新一輪城市更新上更進一步,編制城市更新三年實施計劃、五年行動方案、十年改造規劃,形成了“1+1+N”的城市更新政策體系,廣州城市更新開啟了新的征程。新一輪城市更新聚焦高質量發展,將通過產業導入、精細化管理、基礎設施配套、國土空間優化等全方位推動廣州產城融合發展。
數說城市更新
盤活土地
2019年初廣州提出統籌推進城市更新九項重點工作以來,全市共盤活存量用地約55平方公里,新增公共服務設施及配套3.8萬個、378萬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658萬平方米。
治水拆違
2019年初廣州提出統籌推進城市更新九項重點工作以來,共拆除違法建設9300多萬平方米,整治“散亂污”場所約5.6萬個,國家督辦的147條黑臭河涌基本消除黑臭。
還綠于民
截至今年9月15日,在一年半時間里,已經拆除白云山整治范圍內違法建設和影響景觀建筑72.93萬平方米,完成復綠面積10.76萬平方米,新增和改造綠化面積17萬平方米。
整治提升
2020年1-8月,全市共整治提升村級工業園5.61平方公里,完成率70%,帶動固定資產投資約20億元,淘汰關閉低效企業436家,新引入企業727家,新增公共服務設施及配套131個,惠及人口約10萬。
來 源: 廣州日報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