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城市治理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網格化城市治理模式全國推廣15周年紀念大會暨新一代網格化人才培養計劃啟動儀式在京舉辦,業內專家及學者就網格化城市治理模式的發展方向和路徑進行了探討和交流。當天,圍繞“網格化城市治理”主題的系列活動也同期發布。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各種城市發展管理問題也不斷凸顯出來,網格化城市治理模式是在“數字城市”迅速建設與發展的背景下產生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是城市管理工作的新突破。據了解,網格化城市治理模式由北京市東城區首創,運用數字化城市管理技術推動管理創新,使城市管理由傳統管理方式向網格化管理模式轉變。2005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開始在全國推廣網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數字化城市管理呈現逐步提升的發展態勢。
數字化城市管理改變了城市管理中的條塊分割、職能交叉、管理粗放、缺乏監督和低下的狀態,實現了城市管理由粗放向集約、性和實時性的轉變,實現了對市政、公用、園林、環衛、建筑、房產等城市基礎設施等城市管理對象的全時段監督和管理,并且這個系統具有防范和協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數字化城市管理創造了一個和諧、整潔、安全、優美城市環境,提高了城市的管理水平。
在歷經了十五年發展之后,隨著新的技術的應用,新的需求的增加,網格化模式也亟需新的定位來更好地適應時代的要求,因此新一代網格化模式應運而生。
國務院參事、住建部原副部長、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仇保興表示,網格化模式在全國推廣后,為推進中國特色基層社會治理實踐和理論的創新發揮了積極作用,新一代網格化模式的研發和新一代網格化人才的培養將為發揮網格化模式起到更好的積極的作用。通過網格化管理模式,將持續推動智慧城市不斷創新、發揮更大作用。
為進一步發展網格化城市治理模式,住建部城市管理監督局原局長,中國建設監理協會會長王早生建議,應從五個方面進行創新:一是推進網格化管理+社會治理法治化。二是推進網格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的資源整合。三是推進網格化管理+社會治理智能化。四是推進網格化管理+社會治理專業化。五是推進網格化管理+人才隊伍現代化。
來 源: 新華網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