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辦、國辦近日印發的《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城鄉建設綠色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基本建立,建設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碳減排扎實推進,城市整體性、系統性、生長性增強,“城市病”問題緩解,城鄉生態環境質量整體改善,城鄉發展質量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明顯提升,綜合治理能力顯著提高,綠色生活方式普遍推廣。
城鄉建設是推動綠色發展,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載體和戰場。
近年來,有關部門推動綠色城市建設發展,成效顯著。不過,在發展過程中也有一些問題不容忽視,比如技術要求落實還不夠充分、地域發展還不夠平衡、市場推動機制還不夠完善等。此次意見的發布實施釋放出了更多利好信號,對于統籌解決城鄉建設當中的一些突出問題,將新發展理念貫穿城鄉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形成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格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把實現人民美好生活與實現城鄉高質量發展有機統一起來,使減量發展成為推動城市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對此,有關方面要統籌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推動城鄉建設由房地產主導的增量建設轉向以提升城鄉品質為主的存量提質改造,實施城鄉生態修復工程和功能完善工程,增強城鄉整體性、系統性、生長性,扎實推進碳減排。要以減重減負為導向徹底摒棄對粗放擴張式增長的路徑依賴,以資源要素時空分布上的科學重構來支撐城鄉高質量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
同時,要扶持培育智能建造新產業(300832),緊抓建筑業轉型新機遇,開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行動,加大建筑技術創新及研發投入,推廣新型組織和建造方式,因地制宜推動裝配式建筑與智能建造、綠色建筑融合發展,打造建筑產業互聯網,形成全產業鏈融合一體的智能建造產業體系。要深入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通過生活方式綠色革命,推動生產方式綠色轉型,并引領城鄉治理創新,為城鄉綠色發展和經濟轉型提供內生動力和治理保障。
此外,要堅持保護與發展相統一。綠色發展絕不僅是環境問題,還是涵蓋經濟發展、生活方式、社會文化與科技創新等內容的系統性革命,必須著眼于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發展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關系,在助力推進綠色城市、生態園林城市、無廢城市、海綿城市建設的同時,推動綠色村莊建設,建設綠色農房,尊重和保護鄉村人與自然和諧相融的空間關系,留住鄉愁記憶,打造宜居宜業的城鄉環境。
當然,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工作任務十分艱巨,需要有關各方統籌協調形成合力,也需要各參與主體的決心和韌勁――力爭到2035年,城鄉建設全面實現綠色發展,碳減排水平快速提升,城市和鄉村品質全面提升,人居環境更加美好,城鄉建設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實現現代化,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來 源:中國商報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