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大悅城控股旗下大悅城地產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境外8家主要合作銀行簽署俱樂部貸款協議,成功獲得一筆6億美元3/5年期貸款。該筆貸款完成提款后將用于為一年內到期的境外中長期債務再融資,將有效優化境外融資結構。
據悉,本次籌組境外俱樂部貸款獲得了境外投資者的廣泛認可,有10余家境外銀行積極參與,最終確認8家銀行,體現了其在資本市場的強大號召力,境外合作銀行“朋友圈”進一步擴大。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6億美元貸款中,有1億美元符合綠色和可持續性金融認證計劃要求,成功獲得香港品質保證局簽發的綠色貸款(有特定募集資金用途的工具)的發行前階段認證。大悅城地產根據本集團的綠色金融框架,將綠色貸款所得款項全部用于為合資格綠色項目再融資。大悅城控股堅持以“綠色大悅城”打造和綠色發展理念,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
大悅城控股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以“綠色大悅城”為目標,推進節能減排,率先建立綠色技術標準體系,得到了行業和公眾的廣泛認可;本次融資中的綠色貸款擬用于武漢光谷大悅城綠色建筑等工作,將繼續為推動行業綠色低碳轉型作出大悅城控股的獨特貢獻。
多元融資渠道 助力財務持續優化
在信用堪比黃金的行業背景下,大悅城控股憑借多元化融資渠道和靈活的融資方式,如公司債券、中期票據、CMBS、購房尾款ABS等融資工具持續優化債務結構,長期保持著低成本融資優勢。
根據半年報披露,大悅城控股2021年上半年平均融資成本僅為5.06%,較2020年末下降0.04個百分點,處在行業較低水平。截至6月底,大悅城控股在手銀行授信額度1372億元,可用額度522.5億元,直接融資額度50.1億元,融資額度充裕。
7月,大悅城控股成功發行旗下首支CMBS 18.01億元,發行利率3.80%,較同期基準利率4.75%低95bps。僅兩個月后,大悅城地產境外再融資又為公司申請到6億美元低息貸款,進一步優化了債務結構。
此次俱樂部貸款的成功籌組,充分體現了資本市場對公司經營業績和綠色發展理念的認可。中國銀行及多家銀行機構表示,將支持大悅城控股在綠色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金融需求,共同推動碳中和戰略的實施,整合資源共同參與美好城市建設;同時,也將助力大悅城控股戰略升級發展、打造“大悅中國,賦美生活”的卓越品牌。
事實上,在傳統公司債、銀行貸款以及CMBS、ABS等新融資渠道外,大悅城控股還積極嘗試產業園REITs資本化步伐。據了解,旗下大悅城地產目前已經與 GIC、中國人壽、高和資本等專業機構分別成立了大悅城核心基金、大悅城并購改造基金以及區域型并購改造基金,積極開展房地產金融領域的探索,并結合管理輸出等方式加快“輕重并舉”的布局。
踐行節能安排 “綠色大悅城”成效卓著
此次6億美元貸款中1億美元“綠色貸款”的獲取及用途,展現了大悅城控股在“綠色低碳、環境保護”理念下創新綠色開發模式,打造綠色商業綜合體標桿的探索與實踐。
面對建筑能耗高密度領域,大悅城控股商業綜合體開發運營始終把節能減排、綠色環保、資源綜合利用作為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持續關注資源節約和環境可持續發展。
早在十年前,大悅城控股便開始積極探索和研究商業建筑“能耗過高、能效低下”的解決方案,在國內率先提出貫穿設計、施工、運營等各環節的“能效目標全過程管理”——即綜合考慮項目初投資、整體開發進度、實際運行能耗及能源使用效率的創新綠色地產開發模式,并在成都大悅城進行項目試點,實現了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三贏。
據測算,成都大悅城提前實現“全年能效達到業內前10%”“全年節電率 30% 以上”的能效目標,在確保室內環境舒適度和客戶滿意度的前提下,其單位商業建筑面積平均全年耗電量208kWh/㎡,低于《民用建筑能耗標準》引導值。自能效目標全過程管控體系落地以來,成都大悅城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293.4噸、二氧化硫排放32.6噸、氮氧化合物排放27.71噸。
憑借出色的節能成效,成都大悅城得到國家發改委點贊,榮獲 G20 國際“雙十佳”最佳節能實踐獎,并獲評 2020 年全國節能宣傳周“建筑節能實踐全國示范推廣項目”。而更重要的社會意義在于,“能效目標全過程管理”為我國商業綜合體的綠色建設和運營提供了可操作的新模式樣板,有助于更好推進國內外商業綜合體的綠色開發。
作為低碳減排的行業標兵,成都大悅城也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品牌價值。在設計階段直接節約初投資造價約 1200 萬元,根據清華大學建筑節能中心評估,成都大悅城比同規模項目節約能源費用約 500 萬元/年,投資回收期不到一年,為企業實現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助力。
成都大悅城的試點成功,打響了大悅城控股創新綠色開發管理模式第一槍。在持續迭代升級持有型項目能效目標全過程管理,總結形成一套成熟的技術及管理支撐體系基礎上,大悅城控股先后在蘇州、武漢、重慶、深圳、成都天府、三亞等多個新建大悅城、大悅春風里項目實現了該模式的推廣應用,持續深化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以央企之責及表率為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提供有益助力。
來源:大悅城控股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