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戴德梁行研究部數據,在全球疫情蔓延與經濟不確定性增強的挑戰下,2020年中國內地不動產大宗交易市場仍然保持相對活躍,全年錄得交易額2047億元人民幣。盡管交易金額為近五年內的最低值,但較2019年僅下降29%,整體表現好于市場普遍預期。
不動產大宗交易宗數約為180筆,與上一年基本持平。分季度來看,全國一至四季度交易額分別為570億、401億、418億、658億元,下半年市場已表現出回升態勢,其中第四季度更是明顯發力達到全年最高水平,環比上升 57%。
縱觀全年市場表現,外資投資人受疫情影響更為嚴重,嚴格的入境隔離政策使得外資機構在考察項目及落實交易細節時面臨困難。2020年,外資投資機構僅參與34宗不動產大宗投資,金額為464億元,同比下滑32%,其占市場總投資額的比例約為 23%,創下近三年最低。從區域上看,2020 年北京首次超越上海成為最受外資機構歡迎的城市,外資投資占全年成交額高達三成。相比之下,上海全年外資投資比例僅為 16%,達近五年來最低。
2020 年外資機構在內地不動產大宗交易市場中競爭力減弱,給內資機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投資良機,尤其是對有自用需求的國內買家。2020 年,自用型買家購置物業的金額占全年總交易額 40%,較往年約 15% 的比例顯著攀升。其中上海的自用買家尤為活躍,成交額較 2019 年增長了兩倍,深圳自用買家成交額也增加了一倍。大部分自用買家來自于金融機構,如銀行、證券和保險公司。此外一些頭部互聯網企業也加入到購置資產的行列,通過購入物業解決辦公空間擴張需求的意愿在 2020 年明顯加強。
展望2021年,疫情的有效控制與經濟穩步復蘇的預期使得中國內地有望成為全球最安全、最穩定的投資目的地之一,預計國內不動產大宗交易市場將迎來更多內外資聯合收購項目。一方面,隨著國內房地產融資監管力度加強,外資資本的注入在為本地投資者填補融資短板的同時也加強了其資產管理及運營能力;另一方面,對于外資機構而言,與本地投資者合作也為其搶灘城市更新類或政策導向類項目時增加了可行性。此外,在“三道紅線”的融資限制政策之下,預計開發商將釋放出更多優質商辦類物業進行銷售,為市場帶來新一輪的投資機遇。
來源:戴德梁行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