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2020年度北京市級文化產業園區授牌。98家園區分獲市級文化產業園區、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提名)、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東城、西城、朝陽、海淀四個中心城區占74家,占比為75.6%,其中位于朝陽區的園區有32家。
這98家園區是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的新高地。截至2019年底,它們共集聚企業9540家,其中文化企業7337家,包括騰訊、新浪、網易、光線傳媒、文投集團等文化核心領域知名企業,以及成長型文化企業和眾多小微文化企業。園區入駐文化企業平均占比76.9%。2019年,園區文化企業實現收入總計7828.14億元,繳納稅收總計286.24億元,戶均實現收入10669.4萬元/戶,約為北京文化企業平均水平的10倍;勞均產出268.09萬元/人,約為北京文化產業勞均產出的兩倍,高于同期我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勞均產出6.89個百分點。
獲得頒牌的園區類型非常豐富,由老舊廠房改造而成的園區占60%,助力城市更新成效顯著;園區在統籌利用各方資源方面效果明顯,體現了北京文化產業校企合作、央地合作的發展態勢;總部型園區凸顯出總部型經濟特征;這些園區的文化核心領域和“文化+”特征也非常鮮明,園區主導產業涵蓋新聞信息服務、內容創作生產、創意設計服務、文化傳播渠道等文化核心領域,體現了北京在文化科技融合、文化金融融合等方面的發展優勢。
獲得頒牌的文化產業園區社會效益也很突出,一些園區設有美術館、博物館、實體書店、圖書角、小劇場等公共文化空間,成為周邊居民的“文化會客廳”。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一度給文化產業發展和園區建設帶來了嚴峻考驗,但北京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本盤和廣闊發展前景沒有變。1-6月規模以上文化產業實現收入同比下降5個百分點,相比年初兩位數的滑落,降幅在持續收窄。特別是文化核心領域中的新聞信息服務業和內容創作生產業,同比分別增長5.9%和27.9%,在逆勢中爆發強勁發展勢頭。此外,網絡視聽、網絡游戲、數字出版、線上消費等新興業態也逆勢上揚。眼下,文化產業園區的發展也迎來新的機遇,即復工復市之機、城市更新之機、產業轉型之機、技術變革之機、消費迭代之機。
頒牌活動還聯合中國移動啟動智慧園區建設,會同四家銀行推出文化產業園區專屬金融產品,并講解園區支持政策等,提振信心、鼓舞士氣。(張正曄攝)
來 源: 北京日報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