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產業轉型,“十三五”時期,石景山區二三產占比實現7:3到2:8的翻轉,第三產業占比達84%,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90%。在2021年北京兩會上,北京市人大代表、石景山區委書記常衛透露,“十四五”時期,石景山區將繼續聚焦發展高精尖產業持續發力。
預計“十三五”末GDP達到830億元
據悉,近年來,石景山區積極推進國家級產業轉型發展示范區建設,持續增強“一軸四園”創新發展能力,健全完善“1+3+1”高精尖產業體系,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預計“十三五”末,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30億元,比“十二五”末增長55.9%,按不變價格計算年均增長6%,人均GDP2.1萬美元,達到中等發達經濟體標準;二三產占比實現7:3到2:8的翻轉,第三產業占比達84%,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90%。
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
為加快推進產業轉型,石景山區扎實推進重點功能區建設。發揮長安街西延線區位優勢,構建長安金軸“三卡+消金”零售金融格局,打造石景山金融品牌。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主園區基本建成,落戶企業38家;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園先導區正式開園、核心區土地上市,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虛擬現實產業園集聚VR/AR企業百余家,人工智能產業應用協同創新平臺落地;首鋼文化產業園、首創郎園Park文創園獲評市級文化產業園區。
新首鋼國際人才社區
加快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加快匯聚金融科技創新企業和專業機構,推動郵儲銀行信用卡中心、北京陽光消費金融、中鐵建發展集團等優質企業落戶,建設國家級金融創新示范區。圍繞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做優做強科技服務、數字創意、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深入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培育衛星互聯網、VR/AR、人工智能、科幻、電競產業鏈。全面深化改革創新。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推行政務服務一體化。完善“2+N”政策體系,落實“服務包”“服務管家”制度,落實惠企紓困各項政策,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等3項工作受到國務院辦公廳督查激勵。
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聚發展
“‘十四五’時期,石景山區會繼續聚焦發展高精尖產業持續發力”,常衛介紹到,借勢“兩區”建設發展契機,石景山區充分發揮服務業擴大開放的示范引領作用,以吸引和聚集國際投資為主線,推動產業開放、園區開放、要素開放、制度保障,滾動實施一批示范項目,構建創新主體活躍、國際要素集聚、產業優勢突出的服務業擴大開放體系。
點石商務公園
扎實推進重點功能區建設,持續優化“一軸四園”管理體制和創新發展模式,聚焦高精尖產業細分領域和總部、研發、集成服務等關鍵環節,加快推動優質資源集聚。對標北京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把握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發展趨勢,實施促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行動綱要,用好“五新”政策機遇,培育壯大“1+3+1”高精尖產業體系。
大力發展數字金融、科技金融、供應鏈金融和普惠金融,吸引龍頭銀行信用卡中心、大型國有保險公司等高能級金融機構落戶,構建以“一軸、一園”為核心的全域金融發展新格局,加快現代金融業發展步伐。圍繞產品研發、工程技術、檢驗檢測、創業孵化等業態,實施產業體系提升、新興業態培育、科技金融助力、試點帶動示范四大工程,構建以應用場景為核心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推動科技服務業創新發展。做大做強動漫游戲、數字媒體優勢產業,著力培育設計創意、文化體育產業,建設網絡精品游戲研發基地和國家數字創意產業創新策源地,推進數字創意產業特色發展。緊抓新基建發展機遇,重點布局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聚發展。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強化高精尖產業投資,擴大有效投資,實施一批對促進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基礎性、關鍵性、全局性意義的重大項目。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編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