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訊網訊 新冠病毒疫情發生以來,商業地產(寫字樓、產業園)及上下游企業同樣損失嚴重,經營受阻業績停滯。當前,全國疫情趨于好轉,但湖北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全國疫情拐點尚未到來。在全民抗疫的關鍵時期,也是復工復產的重要時期。作為經濟的晴雨表之一,商業地產(寫字樓、產業園)及上下游企業以快速啟動應急預案、全面系統部署防范措施、持續提高防范標準以及精細化管理為企業用戶筑起一道"抗疫與復工"的安全防線,為企業用戶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那么,疫情究竟對商業地產(寫字樓、產業園)行業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和沖擊?企業從業者應該怎樣應對和反思?對商業地產市場有何預測和展望?
2月24日開始,房訊網、全聯房地產商會寫字樓分會聯合發起新商辦50人專題采訪行動,邀請50位行業專家、經濟學者、研究機構、商會領導和代理機構展開專題采訪,圍繞商業地產疫情應對、營銷創新、預測展望等為商業地產行業平穩發展提供真知灼見。
26日,針對疫情對商辦物業市場以及未來如何應對的問題,中國城智更新研究院院長陳方勇接受了房訊網的訪談。
中國城智更新研究院院長 陳方勇
房訊網:疫情過程中,對商業地產(寫字樓、產業園)行業、企業影響和沖擊?
陳方勇:疫情最大的影響在于對封閉空間人群聚集的防控與恐慌,防控雖然僅限于疫情期間,但恐慌心理會一直持續到更長時間。說實話對于新冠疫情的防控除了隔離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要疫情不結束,一切接觸均有可能造成傳染(當當網的案例可以作為例證)。所以對于商業地產行業的影響就要看疫情究竟會持續多長時間,時間越長就越不利,而商業地產之中越封閉越依賴人流聚集的受到的影響也越大(比如影院)。
房訊網:疫情過程中,商業地產(寫字樓、產業園)行業從業者的應對和反思?
陳方勇:目前看大家采取的應對措施主要集中在測溫、消殺、限流等防控措施和線上直播等電商化導流。說實話更多是心理安慰,不能產生多少實效。真正有點新意的反而是恒大的線上售房。我認為商業地產人的反思應該是向互聯網行業好好學習,為何疫情反而變成他們的機遇,為何地產就總是無法真正擁抱互聯網。
房訊網:疫情過程中,對商業地產(寫字樓、產業園)市場趨勢的預測和展望?
陳方勇:商業地產有其長期趨勢,疫情只是加速了變化的到來。傳統寫字樓、購物中心和酒店都是疫情影響最大的業態,相應也加速了向靈活辦公、智慧零售、無人酒店的轉型,已經看到盒馬、亞朵等新興業態在公開搜撿“尸體”,這就是行業的新陳代謝。對于商業地產行業來說,最困難的日子還沒到來,疫情結束后的三到四個月才是真正的生死時速,一定會有一大批倒下,也一定一大批新生力量崛起。是好事,該來的總歸會來,早點到來不是壞事。
來源:房訊網